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带电检测专家何金,在电力设备局放智能诊断数据中心,将工作人员带来的检测数据录入智能诊断系统,短短几分钟时间,一份含有诊断结果、相似案例、历史趋势的报告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相比于局放诊断传统的“经验驱动",何金介绍,现在运用大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方法,降低因人员技能差异造成错误判断的风险,减少不同型号检测仪器性能差异的影响,并能够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环境、历史运行工况等方面因素,将复杂的分析运算环节交给智能诊断系统,以“数据驱动"提升局放诊断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这种类似于“AlphaGo"的智能技术,将收集的带电检测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存储至局放数据中心,结合PMS系统中的相关设备信息,建立电力设备局放智能诊断样本数据库及电力设备缺陷和故障综合案例库;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局放图谱智能识别策略,进行各种典型局放缺陷的智能识别和判断,为设备状态的判断及预测提供辅助依据。
电力设备局放智能诊断数据中心实现不同类型局放仪器带电检测数据、在线监测数据等多源数据接入,打造“非专家采集—智能诊断—专家决策"工作流程,平均每个缺陷确认时间由之前的36人/时缩短到7.5人/时,大幅提升检测效率。
同时,各网省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设备运检、灾害规律综合挖掘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并初显成效。
一.设计用途(互感器励磁特性测试仪使用快捷,容易掌握)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CT/PT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二.参考标准(互感器励磁特性测试仪使用快捷,容易掌握)
GB 1207-2006、GB 1208-2006
三.主要特征(互感器励磁特性测试仪使用快捷,容易掌握)
• 支持检测CT和PT
• 满足 GB1207、GB1208等规程要求.
• 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单机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一次测试同时完成励磁、变比极性试验。
•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 操作简便,带有智能提示,使用户更易上手操作。.
• 大屏幕液晶,图形化显示接口.
• 按规程自动给出CT/PT(励磁)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 可保存3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 支持U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PC进行读取,并生成WORD报告.
• 小巧轻便≤22Kg,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四.主要测试功能:(见表1)(互感器励磁特性测试仪使用快捷,容易掌握)
CT(保护类、计量类) | PT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拐点值 |
• 自动给出5%和10%的误差曲线 | • 变比测量 |
• 变比测量 | • 极性判断 |
• 比差测量 | • 比差测量 |
• 相位(角差)测量 | • 相位(角差)测量 |
• 极性判断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一次通流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交流耐压测试 | • 二次绕组测试 |
• 二次负荷测试 | |
•二次绕组测试 | |
•综合测试,一次测试同时完成励磁、变比极性 |
表1
五. 测试仪主要技术参数: (见表2)(互感器励磁特性测试仪使用快捷,容易掌握)
项 目 | 参 数 | |
工作电源 | AC220V±10% 、50Hz | |
设备输出 | 0~2500V 5KVA 大设置值20A | |
大电流输出 | 0~600A | |
励磁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 | |
二次绕组 电阻测量 | 范围 | 0.1~300Ω |
精度 | ≤1.0%(0.4%*读数+0.6%*量程) | |
二次实际 负荷测量 | 范围 | 5~500VA |
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0.1VA | |
相位测量 (角差) | 精度 | 4min |
分辨率 | 0.1min | |
CT 变比测量 | 范围 | ≤25000A/5A(5000A/1A) |
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 | |
PT 变比测量 | 范围 | ≤500KV |
精度 | ≤0.5%(0.2%*读数+0.3%*量程) | |
工作环境 | 温度:-10℃ ~ 40℃,湿度:≤90%,海拔高度:≤1000m | |
尺寸、重量 | 尺寸:410mm × 260mm × 340mm , 重量:≤22Kg |
表2
5.1.工作条件要求
输入电压 220Vac±10%、额定频率 50Hz;
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安全;
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5℃;
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参数:
CT | PT |
R26;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R26; 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曲线 |
R26; 自动给出拐点值 | R26; 自动给出拐点值 |
R26; 自动给出5%和10%的误差曲线 | R26; 变比测量 |
R26; 变比测量 | R26; 极性判断 |
R26; 极性判断 | R26; 交流耐压测试 |
R26; 一次通流测试 | R26; 铁心退磁 |
R26; 交流耐压测试 | |
R26; 铁心退磁 |
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智能运检技术应用,作为运检信息化示范区之一,构建智能运检管控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打通25套系统之间的通道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国网浙江电力以变压器为突破口,第1次将大数据分析引入变压器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首先,全面梳理影响变压器稳定安全运行缺陷、不良工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实现设备画像分析。整合浙电云平台上PMS2.0、调度D5000、在线监测等25套系统数据资源,筛选与变压器稳定运行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实现设备5大部件(本体、套管、分接开关、冷却系统、非电量保护)从招标、制造、安装调试到运维阶段共345项关键参数的标签化展示,该公司以“本体过热缺陷"和“色谱数据"为突破口,成功解决色谱数据来源、缺陷与色谱数据的关联关系挖掘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专家经验,对处在“灰色地带"的“亚健康"设备,缺少有效的检出手段,利用“数据驱动"方式筛选重点关注设备(缺陷和亚健康),是提升3万亿实物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为解决上述问题,国网浙江电力针对变压器各状态量的数据分布特点,结合生产厂家、气象环境和运行年限等多个维度,建设正常、亚健康和缺陷异常三大设备“指纹库"。对筛选出的亚健康设备,结合设备状态量历史发展规律,采用隐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开展亚健康数据短期预测研究,为后序运维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上海华住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